SDCC将于年11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在大会召开之际,笔者采访到了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奇,请他分享这些年的创业感悟、TiDB的开发流程以及为何开源TiDB。刘奇表示,好的产品应对当敢于将自己的代码开放出来;不闭门造车,及时和社区沟通、交流,让整个社区参与进来。
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奇
CSDN:首先请简单介绍下自己、公司以及目前所负责的领域。
刘奇:大家好,我是PingCAP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奇,先后创建了TiDB、Codis等知名开源项目。曾任豌豆荚,京东 系统架构师。同时也是知名的Go语言专家和Redis专家。现从事开源的分布式NewSQL数据库TiDB(受GoogleF1启发)的开发。擅长高并发、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架构设计。
CSDN: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你走上创业之路的?在创立PingCAP期间有没有遇到过困难点?又是如何克服的?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人或事?你们目前的开发团队有多少人?
刘奇:工作期间一直受到分布式数据库的困扰,找不到一个既能水平扩展又能保证分布式事务的数据库,后来和同行交流发现这也是普遍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所以决定出来创业,这是一个非常hardcore的方向。
创立PingCAP之初 的困难是人才,每一个 人才都需要我们去发现,沟通。由于一开始就决定做成开源项目,所以人才方面需要有做开源项目的热情和经验,又必须是 的golang程序员,这样选择就不多了。目前的开发团队由10个 程序员组成。
CSDN:为何会想到开源TiDB?它的灵感来源于什么?你怎么看待开源数据库未来的发展?
刘奇:主要是两个方面吧:
首先,一个好的产品敢于将自己的代码开放出来供大家审阅。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不闭门造车,及时和社区沟通,交流,让整个社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更早参与。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开源短短两周就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反应,捷克的编译领域大牛cznic很快为我们解决了S/R冲突的问题,也 时间得到了beego,gogs,xorm等知名项目的支持。
主要灵感来自于Google的Spanner和F1,由于互联网公司和其它企业的基础设施与Google有很大的差异,所有在实现上面更多的是根据这些差异来做优化,使得Google内部先进的思路和技术能被大家使用并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开源数据库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内存数据库(以Redis为代表),流式数据库,时间序列数据库等,大的趋势是数据库技术在相互融合,界限越来越模糊。
CSDN:TiDB的开发流程是怎样的?采用了哪些开源技术?开源给TiDB带来哪些好处?
刘奇:TiDB的开发流程是完全标准化的开源项目的模式,所有成熟的代码都在开源的分支上开发。沟通工具主要是用slack,测试用的travisCI,这些工具本身和GitHub配合非常好,也是目前流行的开源项目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的开源技术有Go,Hbase,小米的Themis等。开源带给TiDB的好处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还有就是吸引了大量的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