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知乎的问题:
为什么程序员转管理层经常被当作坏事来讨论?
回答:
先上结论:
这显然是比较片面的说法。
程序员转管理,是可以成为好事的。
1.转管理的缺点程序员转管理,之所以被当做坏事来讨论,大致有这么几个理由:
1)收益和付出不匹配
待遇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有时甚至是没有提升。
结果却是,一个管理的虚名,却要付出更多的业余时间,来处理杂事儿。
能学到东西吗?
肯定能,但这个业余时间用来个人学习、提升,是不是更“香”呢?
2)专业能力停止提升
无论是虚名还是实权,管理工作肯定要占用不少工作时间。
结果就是,逐渐脱离一线业务,专业能力的提升、业务经验的积累,都比不过专心致志,只需要做好“coding”的程序员。
3)再就业能力减弱
①编程能力容易量化,管理工作却较难量化。
程序员换个工作,是比较容易被新环境的同伴认可的:
写出一手漂亮的代码,或者迅速定位一个复杂的BUG,很容易赢得大家的认可。
一个管理者空降,却有较大的风险:
获得领导信任显然只是基础条件。
得想办法搞定所接手团队中的“关键人物”,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坐得稳位置。
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还因人而异、因公司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办法,失败的概率比较高。
②普通程序员的就业机会,往往多于管理者。
一旦被裁,前者往往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Google推行扁平化管理,就是想尽可能减少管理岗位,减少沟通的层级,提升效率。
程序员转管理,真的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吗?
2.转管理的优点前几天听到这么一个故事:
某上市公司,持有原始股的人当中,只有一位是技术人员,而且占股最少。
在中国的很多公司,技术并不是其成功或者发展更好的关键因素。
根据胜哥的亲身体会,转管理有这么几个好处:
1)被迫学习很多综合性的知识或技能
转管理,显然不是能力不能提升了。
只不过,提升的不一定是编码能力,而是更综合性的能力。
比如:
技术判断能力、公开演讲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更全面的思考并处理问题的能力......
最主要的,眼光会从局限于眼前的开发工作,扩大到更广泛的内容,比如:
市场、产品、营销、供应链......
特别是,能从更高的层次,发现并思考自己在公司、在公开市场的价值,进而及时调整自己学习、提升的方向,甚至是职业规划。
PS:
相对应的,如果一直想从事技术,当然可以走技术专家路线,但肯定不能是单一的coding工作。
甚至也要学会带人,也要学会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技术、经验更有价值。
2)可能性更多,天花板更高
管理岗位的工作机会,大概率少于普通程序员岗位。
但并不意味着,搞管理的人就业机会就少了。
管理岗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而这些都是通用的、可迁移至其他岗位的能力。
这些能力,能够让管理者选择除技术外的更多方向。
以技术经理为例:
在公司内,横向发展,可以转为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甚至是售前/方案管理等;
向上发展,可以成为技术总监,技术副总等;
在公司外,可以选择自己创业,或者与人合伙创业,做投资人,搞培训,做咨询服务等等。
PS:
相对应地,如果一直醉心于做coding,只想做个程序员,大概率会遭遇中年危机。
因为每年都会有大量更有拼劲儿的年轻人,跑来做程序员,不断地用更低的价格,诱惑老板裁掉“性价比”越来越低的老程序员了。
老程序员的性价比是否就低于年轻的程序员?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这并不妨碍老板们,不断地用年轻人替换掉老人。
程序员要不要转管理?
如果对技术很执着、很痴迷,不妨走技术专家、架构师之类的路线,甚至是自由职业者;
否则,在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水平(比如能够带领一帮人,独立搞定一个比较复杂系统的研发交付)后,是可以考虑转管理岗的:
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会推着管理者朝更综合性人才的方向提升!
.3.28
已日更81/天。
我是胜哥,一个爱总结、爱分享的互联网职场老兵,为你分享求职跳槽、职场发展、团队管理、成长感悟的那些事儿。
期待您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