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WannaCry蠕虫通过MS17-漏洞在全球范围大爆发,受害者电脑被黑客锁定后,病*会提示支付价值相当于美元的比特币才可解锁,全球一度有超25万台设备被感染。
从黑客勒索的方案设计来看,这次的勒索方案无疑是极度不科学的,像年的Anglr勒索病*,不声不响,在一年内勒索成功万美元,勒索也要讲基本法的,赚钱跟出名是完全不同的手法。
整个病*攻击事件,赢家除了A股互联网安全板块无脑板行情之外, 的赢家当属比特币(Bitcoin)了。在这次全球主流媒体的全覆盖报道后,在5月12日起,比特币从美刀暴涨55%直接冲到美刀,连着刷了多个重要关口。
如果在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比特币,比特币从诞生至今,在年的时候,1美元=1个比特币,如今,1个比特币=美金,也就不到10年,伴随着争议从最开始的概念演变至今天这么一个庞大的生态,不论争议再大,都值得去思考这一伟大的现象。
?一、货币的本质
在探讨比特币之前,要先思考一个底层问题,究竟什么是货币?在这个超大的课题下,我挑了个小角度:共识货币。
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的 章“石币之岛”中介绍了 的共识货币:雅浦岛石币。
这些石币并不产自岛上,岛上的居民乘船到英里以外的其他有大量石灰石矿产的岛屿上,雕刻巨型石币,把他们推到筏子上,再把这些石币运回雅浦岛。雕刻好的石币被人们滚到一个传统的地方,然后这些东西就被准备好用来交易了。
弗里德曼提出:货币的本质并不是信用,而是共识。货币甚至可以没有实体存在,只要达成了共识,就算看不见摸不着沉在深海里的石币,也可以继续流通使用。
抛弃物物交换,拥抱支付中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问题是支付中介是如何选择与形成,个人还是比较认同弗里德曼这个理论,一种能称之为货币的本质上还是需要一个群体受众的共识,一如最开始的贝壳,到后面的*金,到网游里面的 道具,再到监狱里的香烟,一个群体共同认同这个介质,它就可流通(有信用),就如现在的法币(纸币),本质上是群体认同国家这个概念,继而认同国家信用,认同这个货币,所谓货币,其实就是认知的集合(共识)。
介质千千万,为何 能形成共识的货币的却有限?那就要说说作为一个完美介质的几个必备要素:
1、供给可控(供给)
2、群体共识(需求)
3、方便流通(低交易成本)
供给如果不受控制,持币方太容易被稀释,降低购买力,就天然形成不了共识,共识人群的扩大,实际上是在扩大货币的使用范围,增加购买力,供需平衡点就是实际购买力,交易成本的变动会同向加速均衡点的变化。
像*金曾经是接近完美的交易中介,但是交易成本太高,后来转换成纸币(法币)后,实际供给方就变成了央行(供给受*府控制),而不是实际的*金产出了,这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东西能抑制住印钞的冲动的,在印钞权转移后,金本位崩盘是必然的。
但是,*金作为一种支付中介的认知已经深深的植入了庞大的人群当中,形成了强烈的共识,因此即使没有任何*府给他一个增信的行为,它还是能作为支付中介流通于这个庞大的人群中,除非,某天有人能有魔法让所有人都忘了:*金是有价值的。
按照上文三个维度去思考货币的相对强弱,才能发现汇率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二、比特币之矛
数字货币由来已久,但此前数字货币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无法突破,那就是一直存在一个中心化的中央结算机构清算所有交易来处理,一来货币清算机构不可信(无人能确保清算机构不作恶),二来双重支付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即一个单一的货币单位可以使用两次)。
年,一位化名为中本聪的人,在一篇名为《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中首先提出了比特币。中本聪结合以前的多个数字货币发明,如B-mony和HashCash,创建了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底层开源,不依赖于通货保障或是结算交易验证保障的中央权威。
关键的创新是利用分布式计算系统(称为“工作量证明”算法)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的全网“选拔”,能够使去中心化的网络同步事务记录。这个能优雅的解决双重支付问题,即一个单一的货币单位可以使用两次。
比特币是通过“挖矿”(计算机运算特定程序)产生的,挖矿就是验证比特币交易的同时参与竞赛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任何参与者(计算机)都可以做矿工,用他们的电脑算力来验证和记录交易。平均每10分钟就有人能验证过去这10分钟发生的交易,他将会获得新币作为工作回报。
本质上,挖矿把央行的货币发行和结算功能进行分布式,用全球化的算力竞争来取代对中央发行机构的需求。比特币系统包含调节挖矿难度的协议,保证不管有多少矿工(多少CPU)挖矿,平均每10分钟只有一个矿工成功。
比特币协议还规定,每四年新币的开采量减半,同时限制比特币的最终开采总量为万枚。这样,流通中的比特币数量非常接近一条曲线,并将在年比特币将达到万枚。由于比特币的开采速度随时间递减,从长期来看,比特币是一种通货紧缩货币。此外,不能通过“印刷”新比特币来实现“通货膨胀”。
这简直就是天才般的设定,理论上基本是完美货币的设定,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化反啊,定规则,剩下的就交给市场了,回到上文探讨的支付中介(货币)的框架体系下:
1、供给可控:在比特币的底层设计中,总的货币供应量是固定的(万枚),而且新增货币被严格设定了(每10分钟1个),通过分布式的计算机来进行发行和清算(挖矿获得比特币,同时负责记录交易记录),比特币可以无限分割,购买力的上涨可以通过货币分割来实现,最重要的是,底层技术开源,交易记录公开,群体的信任就通过公开所有信息来构建,而不是构建一个高度集权通过外部增信的中央清算所来进行。
2、群体共识: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群的聚合不再以地域为界限,在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仰可以更迅速的聚合,强化,比特币的构思,搭建,发起都是源于码农,这个人群拥有共同的语言(英语),相近的价值观(技术向),素养较高且收入水平较高,且较难被分割,按照几年前的数据,全球程序员已经接近0万的体量,这个体量的人群一旦形成共识,就可以足够支撑一个极为强大的数字货币体系,更不论对普通人的扩散了。在比特币开源的特性下,他们参与体系的构建,也同时是体系的参与者,逐渐形成正反馈。
3、方便流通:实际上比特币的流通成本就是相关数据的计算成本,在交易中提取比例交给清算数据的矿工,比特币的流通并不是比特币在不同账户之间的划转,而是比特币上标识的所有人表示发生变更,由于在比特币的总体框架下,就不存在跨境的问题,交易发生时,只需要知道对手方的账号(公钥),通过自己密码(私钥)确认后,自己的账号(公钥)登记下的比特币就划转到对方的账号(公钥)下,因为没有中央清算结构。
因此坏处就是就没有第三方的方式来证明你是你,所以一旦你的密码(私钥)泄露、遗失了,你的账号里的比特币也就没办法找回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拥有者的匿名化,但是代价是,账户保全责任转移到了用户。
在这样的底层架构下,整个比特币体系就如同一个极其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形成自我强化效应,在货币供应量可控的情况下,越多人用比特币,其购买力越强,比特币的购买力越强,就越多人认可认,如果我们把比特币的认同者的集合想象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的话,当这个国家的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他对他国货币的汇率就自然强势了。
由于比特币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货值的,所以如果要从一开始算他的收益率的话,那就是正无穷了...如果年开始的时候,1美金:比特币,现在是美金:1比特币,那年化就是%...如果是看年到现在,年化%...
如果按照任何投资的逻辑来思考,都是完全没办法理解的,但是作为互联网产物的角度来讲思考,是可行的。任何搞投资的人都是赚不到这个钱的,基本只有有信仰的互联网信徒才有可能拿得住。
这 就是一群天才码农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实践,按照互联网产品的逻辑,特别是这种分布式网络结构的产品,当 的 优势建立之后,他会不断的自我强化,只要他自己不犯二,同类的产品想冲击他的 地位是绝不可能的,除非,将来出现另一种,更完美的电子货币,且全部人都迅速认同了,才有可能动摇一点点,大众的观念是很难一波扭转的,像XP都多少年了,保有量还那么高...
只要比特币的用户还信仰比特币,比特币的核心规则不发生重大失误,这个货币体系就会像一把锋利的长矛,撕破传统法币体系的框架...
?三、法币之盾
一如大多数划时代的互联网新技术一样,新技术的发展大多都是在灰色产业先普及开来,在比特币逐渐普及之后,整个比特币的生态就化反了。有在线博彩公司,为了证明自己的自己实力,一把扫了4万个比特币挂在账上,做资产证明,而且实时公开...基于比特币的在线博彩:中本“骰子”,使用了公开随机的比特币区块链数据进行摇奖,实时兑奖;再例如这次的全球病*勒索的应用;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的场所支持比特币支付,甚至乎都出现了全球布局的比特币ATM系统...
但,这样问题就来了,这样一个无国界,无监控,快速流通得货币系统,直接冲击到了各国*府的切身利益:
1、税收,这样一套纯线上的货币系统,交易,清算都去中心化,只要参与者想,*府根本监控不到,自然就无法针对这类型的交易进行征税。
2、印钞权,随着比特币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法币适用范围的共识度很容易被稀释,当用户认比特币,不认法币后,央行就没有印钞权了...例如,最近全球比特币区域热度,同比新高的是你完全想不到的第三世界,你说为啥呢?
因此,从税收、印钞权的角度来看,任何拥有完整权力的*权都应该有打击比特币的动力,还没有动作的*府只是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已...比特币的价值某种程度上就是他在总体用户中的渗透率,我们来看两组图形:googltrndsvsbitcoin(USD)的走势对比。
上面的图形是反应全球“比特币”这个关键词搜索趋势的谷歌指数(同比数据,就是历史 水平,最近就是,超过年的峰值),下图是比特币对美金的价格走势,在整个比特币的历史中每次特殊事件催化后,全网比特币的信息指数型爆发,带动比特币的参与者暴增,带动比特币价值暴涨。
随后,随着特殊事件的逐渐淡化,围观吃瓜群众散去,可怕的是,每次高潮过后,比特币的存量搜索都会上一个大台阶,那就意味着每事件驱动一次,比特币的渗透率就提高一个台阶。
还是回到上文共识货币的逻辑:事件驱动导致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白癜风有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