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道之清净坛城

笔会

扫除道

扫除道之:清净坛城

释清净

南无阿弥陀佛!

最近“扫除道”在社会各行业及无数家庭中推广得如火如荼,给大众的心灵、家庭、学业、事业带来极大的成长裨益。

《维摩诘经》云:“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扫除道也叫扫心地,也叫净心禅。从形而下讲,它是一种生活、一种劳动;从形而上来说,它是一种修行方式,通于神明,即通于道。如《中庸》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关于“扫除道”通于神明这部分,叫“清净坛城”。

坛城,梵文叫曼陀罗,指国家的祭坛,作为方便的象征性平行存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到一粒微尘、一草一木,大到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坛城。一切广大如虚空的事物,都有微细如毛发的坛城;一切细小如微尘的事物,亦有宽广如天地的坛城。

佛教中依《大日经》建立胎藏界坛城(因赅果海),依《金刚顶经》建立金刚界坛城(果彻因源),依《苏悉地经》建立修行仪轨(依次第尽)。

胎藏界坛城是指“其小无内”,代表还没有长大成人的胎儿。虽然没有长大,但他六根具足,一点都不缺,虽然什么都不缺,但在长养圣胎无法产生妙用,虽然用不上但他什么也不缺。也代表因地的众生,虽然没有成佛,但佛性本具,从未缺失。

金刚界坛城是指“其大无外”,代表长大成熟的成年人,虽然长大了,他也并没有比胎藏界多什么,但是他威仪有序,能大有作为,产生无尽之妙用。

所以,胎藏界坛城代表因赅果海,金刚界坛城代表果彻因源,依《苏悉地经》建立修行仪轨,由胎藏界到金刚界次第成长。

所谓的扫除道,其实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从形而下的角度说,扫除道是人类追求日常的生存、到科学的生活、到生命不断超越的过程;从形而上的角度说,扫除道是神明对人类的方便引导,是圣人对众生的智慧教化。从而形成对生命次第的延展和系列的升华。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扫除道”是一个简单浅显的存在。从广度上,它无所不在的遍及一切领域;从高度上,它能令众生从对卫生和扫洒一无所知,到精通、到懂得、到升华,直至尘尽光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也代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成长和提升。

我们从外坛城、内坛城、密坛城三个角度的相应清净,来交流和探讨“扫除道”。外坛城称为依报庄严,依报就是我们的房屋、眷属、财富等外在的种种显现;内坛城称为正报庄严,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密坛城就是我们的心性。一、外坛城外坛城是依报庄严,其形式着重是洒扫。分三个角度: 是家,第二是国,第三是天下。 、家。

“家”包含着家庭、家居、工作单位、公司、门店等。古人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洒扫要打扫得干净整洁、收纳有序。注重三个层面:扫洒、卫生、活力。

个层面:洒扫。

家庭中,虽然现在提倡人人平等的法制观念下,不区分阶层等级。但从事业的分配和职务的高度来说,仍然会自动生成形态的差别。有以技能和劳务为主的劳作型家庭;有以公务员和官员为主的管理型中产阶级家庭;以及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崇高的社会地位的上流社会家庭。

一个家庭的上升趋势是从哪里显现的呢?其实就是看这个家庭的精神面貌,而精神面貌的代表就是卫生状况。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一个家庭的首要面貌是卫生是否清新整洁。不在于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也不在于是狭小的蜗居陋室还是宽敞的豪宅别墅,如果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井井有条,令人感觉清爽舒畅,这个家庭的门风一定是敦伦尽份,父慈子孝,有规有矩,而且整个家庭的精神面貌一定呈现生机勃勃、扬升进取的趋势。

如果一个家庭的房子这里破了瓦,那里掉了砖,玻璃碎了一地没人收拾,垃圾遍地,尘土飞扬,乱七八糟,这个家庭就呈现破败萧条之感。为什么有人研究看相算命能判断一个家庭的走向趋势?其实就是从卫生的角度观察。就像你观察一个人,不管他穿的衣服是旧还是新,只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就令人愿意接近;如果衣着脏乱不堪,不伦不类,自然令人反感厌恶,避而远之。

包括外出到一处地方,如果这里的街道整洁有序,你会自然守规矩,不会乱扔垃圾,不好意思随地吐痰;如果这里垃圾满地,乌烟瘴气,随地大小便你都不会内疚。

世间之人的心境不够高超的时候,很容易心随境转,受环境左右。比如,人在印度的首都找个犄角旮旯大小便,都不会感觉内疚。为什么?因为都那样,大家司空见惯,其脏、乱、差的面貌,令人默许这个地方就是大小便的地方。

但在整洁干净的地方你就不敢造次,这就代表我们心境的差别,也同时呈现出内在的气场气势。所以,我们不要把家庭的洒扫当成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它虽然微小但至关重要,能提升勇气,培养人的感恩之心、谦虚之心、上进之心,让我们的内心安定平稳,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改善我们的命运。

第二个层面:卫生。

洒扫之后要讲究卫生,什么叫卫生?就是保卫生命、维护生活。把家里打扫得干净整洁,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收纳得分类有序。此时你想找任何东西都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比如,把书橱里的书籍分门别类,摆放清晰,想找哪本书、想查什么资料,一目了然,毫不费力。家里的衣橱按人、按季节归类明确,收纳整齐,哪个季节、哪个人、该穿哪件衣服?如探囊取物,轻松搞定。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生活方式,将这种方式延展到工作和人生中,会让我们变的更成熟、更专注、更高效。

卫生也包含着从家庭的整洁、洒扫、清理,进而延伸到我们要学习养生保健知识,要坚持运动,身体康健,让我们有良好的体能应对生活的百态,尽情享用天地的馈赠,不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个层面:活力。

从家庭的洒扫到个人的卫生,有个目的所在,就是让我们的家庭、让我们的团队更具活力。就像咱们的佛堂,每天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当来到这里,令人感觉神清意爽,充满活力。反之,如果这里满地垃圾,无法下脚,会令人感觉心烦意乱,无心做事,即使做事也没有成效。

当环境影响人的时候,你在一个邋遢脏乱的环境里,觉得“随便应付应付就行了”;如果在一个窗明几净的环境里,则会积极主动“我要认真对待,不能随便应付”,因为这里的氛围与众不同。所以,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效果和高度,其差别显而易见。因此,一个家庭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保持井然有序的收纳,然后又懂得养生保健,这个家庭就会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了无限活力。充满活力的家庭将来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优于其他的家庭。

人们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不仅仅是学业,更重要的是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同时也延伸到生活质量的层面。所以,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坚持洒扫和保持卫生,会令我们家庭小团队或者工作的团队更具生命力、更具活力、更具凝聚力、也更具创造力。

第二、国家。

延伸到国家,也要讲究扫除道,讲究清净坛城,最近我们国家就在搞清净国家坛城,等于自我革命,开辟新境界,展现新气象。国家的清净坛城是什么呢?体现在四个环节:环保,治贪,打黑,扶贫。

(1)环保。这几年国家制定方针*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生存资源。

(2)治贪。高压惩贪治腐,治理*治环境,营造*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让*治生态更加清朗。

(3)打黑除恶。我们最近能明显感觉出街头的安全、社会的安宁。很多民营企业家说,以前想搞点基建项目、做装修等非常不容易,各黑道都想插手干扰,必须买他家的沙子,别人的送不过来。现在的形势大为改观,没人来闹事了,也没人敢再来障碍施工、障碍干活了。打黑除恶、清除黑恶势力,确实给人民群众带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和谐社会拔除了一个巨大的*瘤,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4)扶贫。环保、治贪、打黑,根本是为了让国家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让国计民生获得进步成长,令人民生活得更加安乐和谐。 扶贫则针对很多贫困县的贫困人口,从医疗保障、到生活保障、到读书就业,等等,都给予了充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fz/zyfz/1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