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只有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好这一条道没有

育邻梦

网友提问:我想问面临孩子中考分流,家长们都给孩子准备后路了吗?

我的孩子虽然才小学三年级,但现在卷的厉害。她的同学有的每天课外培训上到晚上九点,每天要刷十张卷子,我担心孩子受不了会厌学没给她刷那么多卷子,可是她的成绩明显没有刷的多的孩子好。我怕她中考不利,想给她准备一个退路又不知选什么好,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你们都给孩子准备了第二条路了吗?我不能接受孩子去技校。

回复:教育只有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好这一条道、没有后路。作为家长,应该为子女“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家庭只能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养料补给,至于孩子的未来生活则只能全靠他自主适应。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自然创造生命物质之时并没有锁死生命的成长轨迹。每种自然生命除了基本成长形态、体貌特质、营养补给途径,真实的生长状况仍然需要生命个体诞生之后自主适应。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动物,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成体系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同样,自然生命体系中唯有人类创造出了维持基本生存以外的大量辅助性生产劳动职业。

俗话说:“行,行行出状元。”自然生命维持生存与种族繁衍的核心“三大件”:繁殖、觅食、防御敌害。然而,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动物,人类在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奇妙的想法、创造出了一系列辅助性生存职业,比如播种植物获得食物的农业、圈养动物获得肉+蛋+奶的畜牧业、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促进人类社会消费物资交换的商业、保障人生正常身心健康的医药、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教育、丰富人类社交活动综合文娱、确保人际分工协作规范运行的社会综合治理......

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梨的味道如何只有品尝之后才知道、路是否好走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现代人类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干一种职业、“萝卜坑”+“铁饭碗”式的农牧生存方式早已被写进历史。信息工业时代没有人敢保证“学而优则仕”,也没有人注定会种地一辈子。因此,现代孩子学习的过程早已从未来以何谋生学什么转换到学什么有助于未来实现幸福生活就学什么、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早已从“学以致用”转换到“学以备用”。

双一流大学生干屠夫、研究生幼儿教师、博士生烟草流水线工人......附带动力机械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整体繁荣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附带动力机械工业革命为个人改变前途命运开创了多条通道。但是,附带动力机械工业革命也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副产品——人力资源价值贬值。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是一切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初始缔造者和忠实受用者,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变化不仅会对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消费需求造成间接影响、更会直接决定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与消费财富的劳动生产能力。然而,随着18世纪兴起的机械轰鸣声传遍全世界,人类社会“人多力量大”的基本分工协作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为,与人体肉身相比较,附带动力机械可以持续工作时间更长、可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领域更广、可以生产出更加标准稳定的日用消费物资。因此,我们很容易看到,当代社会企事业单位宁可花大力气升级附带动力机械生产劳动工具也不会提高人工综合福利、宁可花大价钱买一堆闲置机械也不会多养一个“闲人”。

每个家庭都期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

宋·汪洙《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读书人可以入仕为官、可以参与地方事务治理,我国历来都有崇文的光荣传统,读书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相对较高。因此,古人读书的最高奋斗目标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了出人头地。然而,在人类社会文化智慧已经被高度普及的现代,孩子接受教育就跟吃白米饭一样普遍。所以,依靠读书出人头地要比古人难上许多,期待孩子学习好即需要孩子天赋足够、也需要后天成长环境恰当。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假使将个人成长比作制作馒头,个人先天生理遗传属酵母、后天勤奋努力属面粉,教育则属加工制作。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人类世界之中亦没有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学历教育本质上带有智力、学习成长习惯筛选特色。因此,在学历教育“马拉松”竞赛过程中,智力天赋与学习成长习惯相对更好的孩子逐步胜出,那些智力天赋与学习成长习惯相对较差的孩子成长进步则稍显迟缓。

鲁迅先·《故乡》: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样,人类社会原本没有任何职业分工,以耕种为社会提供粮食补给的人成了农民、以维护某一团体共同利益不受非法侵害的成了*人+警察+公务员、以护卫人们身体健康为主业的人成为了医生、以链接人类社会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人成为了商人、以“易子而教”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成长教陪服务的人成为了老师......一切人类社会现有职业分工都是被追认至确立,比如金融、房地产、虚拟电子通讯、互联网程序员、物流快递等都属于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职业。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自然世界会随着时光一刻也不停歇地向前进化,比如小树苗会一天天长大,但它一定不可以逆生长;花朵会从骨朵绽放到凋谢,但是没有任何一朵花能够在凋谢过后重新绽放;庄稼春播秋收,错过时节就要等到下一季或者下一年......同样,人生的学习成长旅程犹如没有统一起点、行程和终点的单程马拉松,成长只有笃定目标向前进、没有向左、没有向右,更不可能有回头的后路可走。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动物,个人成长进步没有绝对快慢优劣、每个人成长进步参照的是相对更优,比如两个人到丛林探险,遇见了猛虎,谁活下来的概率更大?答案就是那个相对奔跑速度更快的人。

填空题只有一种可能、判断题有两种可能、单项选择题有四种可能、多项选择题有N中可能......农耕时代,绝大多数人做填空题,农民的的儿子做农民、牧民的孩子放牧、贵族爵位“世代罔替”。然而,附带动力机械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相对自由职业的大门早已打开,每个孩子的未来生活都有N中可能。所以,教育只有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好这一条道、没有后路。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fz/zyfz/1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