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反移民、反欧盟的极右翼,一个是主张自由、支持全球化的中间派,法国选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巴黎时间5月7日晚,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中间派独立候选人、“前进”运动领导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以大幅优势击败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娜·勒庞。年仅39岁的马克龙由此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也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国领导人。
自参选以来,马克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过关斩将——
从群雄角逐
到四强争霸
再到双人决战
最终当选
如今,年华正好的马克龙已是长缨在手,只待缚苍龙。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马克龙没能在五年之内令法国经济有所起色的话,届时便将成为“下一个勒庞”的时代。
Anti-globalization
反全球化
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全球各国却都开始对全球化说起了“不”,法国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法国“国民阵线”的总统候选人,勒庞在里昂发布竞选纲领时,首先将全球化比作让社区慢慢憋死的元凶。她表示,全球化本质就是“奴隶在生产、失业者去消费”的勾当,“国民阵线”要发动一场由“睿智的保护主义和促进经济的爱国主义”引导的“本地革命”。
虽然最终是支持全球化的马克龙赢得了胜利,但反全球化的浪潮已然汹涌而来。在选举当中,关于“全球化导致了法国工业衰落、产业外移和工人失业”等言论被反复提及并夸大化,这使得民众更将一些社会问题归咎于区域化或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是马克龙在未来实行自由贸易*策时需要预见到的阻力。
Brexit英国脱欧
在严格来说,英国并没有反全球化、民族主义的*治取向,但英国曾经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身份,却使得其脱欧的行为与移民的*策变了味儿,也刺激了欧盟内部许多蠢蠢欲动多时的极右翼势力借机乘风而上。
另一方面,法国大选的结果反过来也会影响英国脱欧的方式与进程。早在之前,马克龙便曾放言称,如果当选将“杀鸡儆猴”,不仅要对英国下狠手,他还表示要“趁火打劫”,将英国的银行业、人才、学术界人士都吸引去法国,以此维持欧元区的稳定。这么一来,英国“硬脱欧”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Corruption腐败年的法国大选可谓“意外”频发。不过在半年之前,本届大选还曾被认为是最没有悬念的一届。然而剧情的翻转始于今年1月底,此后几个月间与各位候选人有关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其中上至贪污腐败的“空饷门”,下至家长里短的“外遇门”。在这当中,菲永可以说是受丑闻影响最为深重的一位了——从最被看好的候选人,到与总统之位失之交臂,中间只隔了一个“空饷门”。
事实上,菲永不是 深陷贪污腐败指控的候选人,勒庞也没能避嫌。今年4月底,欧洲议会指认称,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涉嫌冒领议会薪资约万欧元,这一数额是先前估计的两倍有余。不过,勒庞对此指控进行了否认,她声称欧盟反欺诈局此次针对她的调查带有歧视性。
Diplomacy外交法国一向在国际上扮演着一个超过其实力的大国外交角色。早在戴高乐时期,法国不仅是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的大国,而且该国在退出北约、在中东采取亲阿拉伯立场、首先提出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等等举动上,均被视为当时的骇世之举。然而,法国“独立外交”传统到了萨科齐时代开始“失传”,在奥朗德时代,法国则进一步演变成紧随美国的“另一个英国”。
不过,号称“揭开了法国*治历史新时代”的马克龙恐怕也无法建立起新一代法国外交。从目前看,马克龙将继承奥朗德的欧盟*策,这在他的全部竞选过程中都已经清晰地表现出来。具体来看,在对俄、对中东、对非*策等方面,马克龙目前为止并未表现出任何“惊人之举”。
另一方面,在对华*策上,马克龙可能会有一些动作。可以看到,马克龙有着一切与中国修好的条件:双方皆支持全球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力推人民币国际化等。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马克龙对亚投行、对一带一路、对中国南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具体看法,但从马克龙的即定立场来看,可以认为马克龙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可能性较大。
EU欧盟在欧盟各成员国中,法国可以说是“自视颇高”的一个国家了。如今,在法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日益加剧,欧盟仍然主张并支持国际间相互开放市场,进行自由贸易——法国与欧洲越来越谈不到一块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勒庞关于“脱欧全民公决”和“恢复法郎”的主张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德国《明镜》周刊这样评价,并且认为本届法国大选已远远超出“未来几年谁来决定法国*策”的范畴,将决定整个欧盟的未来。显然,德国总理默克尔试图弥合存在分裂风险的欧盟,吹散欧盟目前弥漫的欧洲怀疑论思想。如今马克龙当选,关于勒庞上位会让欧盟的稳定性和团结性遭遇危机的担忧至此可以松上一口气了。
Fillon菲永事实上,在最初的所有候选人中,右翼共和*候选人菲永的竞选纲领也被公认为最“切实可行”。而菲永本人又素以“清廉、精干”而著称,似乎对于入主爱丽舍宫已当仁不让。当时有人曾预言,要阻止菲永当选,只有搞出一些“丑闻”了。
奈何一语成谶,“空饷门”丑闻将菲永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样的场景让人们回忆起在年竞选连任时也陷入“钻石丑闻”的瓦雷里?德斯坦总统,他曾痛心疾首地说:在法国,电视是 大权力,而非第四大权力,因为电视掌握着*治人物的生杀大权。正如菲永最终败选而归,德斯坦当年也败选了,尽管事后证明他在“钻石丑闻”中没有任何问题。
Government*府法国的选举体制与美国不同。法国总统大选之后,将举行立法选举。在立法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员席位的**,将出面组成*府。
过去,总统候选人往往有一个强大的**支持,因而当选总统一般都能获得议会的多数。但今年,两大传统**右翼共和*和左翼社会*的候选人都在 轮被淘汰出局,马克龙这位异*突起的“新总统”手下人员要组成一个参选的议员候选人大*都困难,更遑论选出一个议会多数派来。因此,他当选后将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才能赢得议会多数、组成一个“马克龙多数*府”。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龙面前有两条路:其一,借着胜选“东风”广招人马,组成一支“杂牌*”来充满议会议席,不过这样的话,将来执*将难免因过于混杂而出现问题;其二,就是依靠左翼社会*的议会多数派,但这样显然缺乏“新意”,毕竟无法指望一个“旧团队”创造新业绩。两条路看来都各有利弊,耳目一新与顺利运转不可兼得,马克龙的选择值得更多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 治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