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预计学习时长6分钟
来源:Pexels不少人觉得规划生涯就是在浪费时间,纸上谈兵,还不如赶快行动起来多做些事。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下面是一个程序员的真实故事和有效建议:
曾经的我在公司里混混日子,别人叫我编写什么程序,指导什么开发师,写什么文件,我都言听计从,如是照做。他们想让我进入管理岗,我就计划管理项目。
最后,我在*治战场上遍体鳞伤,编码时也磕磕绊绊,因为与难缠的客户打交道,我还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然后由于行业危机,我被炒了鱿鱼,情况不容乐观。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的人生需要这么戏剧化吗?我想要的只是一份喜欢的工作。为什么我要每天工作12到16个小时,就好像是在慢跑一场走向湮灭的马拉松?
然后,我好像就……瞬间顿悟了。
来源:Pexels虽然每两年我就在公司内部或行业圈内换一次工作,但我没有完全追随自己内心,太容易受他人梦想影响,受物质舒适感影响,受群体归属感影响。
错得离谱……
我忘记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离开这个行业后,我决定休几年假,尝试另一种编程生涯。我想活出热情,就像我在别的程序员眼中看到的那种热情。
那段时间里,我让自己弄明白想要编什么码,想清楚开发什么系统,接手何种项目,自己最想要何种生活方式。
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生活:一周40小时*52=一年小时。
对于一个自己并不喜欢但只是为了安逸的工作来说,这确实耗费很多时间。
一年之后,我继续开始工作,有活就做。虽然有些机会并无前途,但却让我在此过程中找到自我。
事实上,无论我现在从事何种工作,都是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
我所有的技能逐渐汇成一幅美丽的镶嵌画。慢慢地,我用这些职业生涯中所获技能来创造一个我喜爱的生活。
这些技能并不只是技术技能,还有交往技能、生活技能以及解决问题技能。
每接触一个客户,每写一篇文章,我都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一步。
我不再有工作陷入彷徨的感觉。每天我都在学习,这种学习能够启发灵感;每天我都不断肯定自己的身份,这种肯定能获得自我实现。
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休整一年,而是决定从事何种职业不应该仅仅基于舒适,而应该追随本能,认真评估自己未来发展方向。
面试前自我评估:
在进入面试或考虑是否跳槽前,先列出如下内容:
1.你目前拥有哪些技能?
2.你想在五年内取得哪些成就?作何规划?
3.当前你的意向项目是什么?如何在其中发挥你的技术技能?
4.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
5.为了跳出舒适圈,执行未来五年规划,你需要做哪些事?
你会发现这个列表里并没有薪酬、职称或福利。事实上,安逸和风险/回报之间存在着微妙平衡。
对于技能来说,在你最不安逸的时候,往往回报最多。在平衡安逸和即时回报时,要把此牢记于心。
没有完美的契合,但当下有不错的适合
公司希望聘用符合公司文化、满足技能需求的程序员。但作为一名程序员,又希望与公司团队工作风格,项目发展潜力以及个人发展潜力保持一致。为了达到很好的契合,唯一的方法是将自己的期望与意向公司相匹配。
要知道,这些期望只是当下的期望。如果你像我一样成长很快,这些期望可能在六个月后就站不住脚了。
你需要弄清楚企业、创业、科技公司或自由文化是否适应生活中自己想要的个人发展速度。
在评估工作机会时,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1.你想在该职位和公司内获得多快发展?
2.项目和公司能提供你想要的发展速度吗?
3.换一种生活方式是否可以更好达到预期发展速度?比如远程开发人员、自由开发人员或自己开发产品创办公司等。
4.你的技能与当前工作是否相匹配?即时项目何时结束?若自身期望与公司不符,将在何时寻找下一次机会?
5.你是什么类型的人?是需要不断深挖细究的人,还是能够无缝融入公司特有亚文化的人?
我认为,让你感到迷茫和不快的往往并不是公司或职位,而是你自己——在开始工作前缺乏自我评估或是期望与工作存在偏差——才让你对目前工作感到迷茫和不快。
要记住你一直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因为你拥有改变的权利。
只要巧妙地评估所需即可,为自己规划职业生涯蓝图,然后在蓝图的道路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面试。
否则,不论一份工作收入有多可观,似乎在一两年内都不会觉得得到满足。
来源:Pexels掌握主动权!才是你的必胜法宝!
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