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之后,我在黑马程序员找到突破口

正在上高三的弟弟前几天打电话告诉我说“姐姐,我们现在晚自习要上到晚上十一点,今年6月的高考把班级每个学生都弄得人心惶惶……”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来……

高考,于我而言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但每每提及高考,我仍然会从心底升起一层压力,偶尔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坐在考场里答题的场景,由此可见高考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再加之最近应试教育的负面新闻频出,我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应试教育”四个字,出现的新闻都是:“应试教育还在消磨孩子的个性”、“人肉高考作文原型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应试教育是创新型社会的死敌”等负面信息。这让我不禁思考:应试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弊端?如果能改变,我期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作为个体,该如何寻找突破口呢?

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吞噬了我的兴趣

我为什么要学地理,不是为了探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为什么要学历史,不是为了追溯过往史实,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为什么要学物理,不是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应试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考试,每当接触一个新学科的时候,老师总会以它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为开端,提醒我要认真学习。学生的反应总是:唉,又要考试,好抵触!有谁会喜欢考试呢?

应试教育导致我理想视野狭窄

你是不是也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样的口号所左右过呢?尤其是高三的时候,我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挣到大钱”。这种缺乏大视野和高境界的理由往往会造就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财富追求者,学历、职称、金钱成为了学生从青少年起就开始奋斗的目标。为什么我的大学里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因为我之前十多年来努力学习的 目的就是考大学,那么考上大学后,我就没有理想了,完全失去自我,陷入迷茫了。

应试教育让我专业技能缺失

绝大多数的大学所设置的课程仅停留在表面,用“纸上谈兵”来形容并不为过,偶尔有课余实践,也不过是“小打小闹”,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也就注定了它很难培养出专业知识牢固并有一技傍身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大学毕业,那一张毕业证书并没有为找工作增添多少砝码,大学所学的内容能够应用到工作中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学仅仅是为了“学”而学,并不是为了“需要”而学。如果不继续考研深造,大学只能作为应试教育的结束,并没有陪伴我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缺失职业技能,使“毕业即失业”就像一个魔咒,在我摆脱应试教育的同时,成为新的噩梦笼罩着我,企业不想要,学校不买单。

我心目中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上大学时,很多人都认同“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样的观点。仿佛大学就是一种有趣的机构:把人关进去四年, 发给一张可以帮助你“找到工作”的文凭,作为对你失去的时光的补偿。自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教育一直是通往职场的 途径。然而,随着应试教育制度弊端的浮现,高校肆意的扩招,学费的上涨,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以及科技带给教育资源获取途径的变革,很多人开始畅想:未来高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我也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大学。

好的教育应该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td/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