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发有:程序员,WiFi万能钥匙联合创始人,全球轮值总裁。拥有15年互联网从业经验,先后在eBay、盛大网络等 互联网企业担任系统架构师。年开始从事WiFi共享经济领域,开创性的研发了WiFi共享技术。
年9月22日,我敲下WiFi万能钥匙 行代码,5年后的今天,WiFi万能钥匙已经成为被9亿用户喜爱的产品。我也从一个典型的张江男--按部就班的程序员成长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这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的过程。每每在外分享WiFi万能钥匙的成长历程时,总会有程序员朋友问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问题,在此,借陈三公子的“宝地”,把一些经历整理成文在此与大家分享。
找合适的人做对的事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时间比金子还贵,一点都耽误不得。在确定要做的事情的正确性后,怎么为创业团队节省出时间?答案是:找到合适的人做事。合适的人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需求,少走弯路,做事效率也通常比“错”的人要高。
我们曾经招到一个程序员,面试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理论经验很足,可到了做事的时候就是一堆bug,每次态度都还很好。但对于团队来说,不靠谱最终成为了他的代名词。这个程序员也确实赶不上整个团队的步伐,最终被淘汰。企业用人不止是看应聘者理论的堆砌,和良好的态度,是否“合适”很重要,用得接地气一点来阐述就是:他的整体气场要合。
从细节把握对结果负责
很大一部分程序员都有一些洁癖,对技术有忘我的追求,对业务有一种偏执。比如,刚加入一个项目,动不动就想重构一下代码,觉得别人写的代码有局限,无法拓展。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能理解程序员的这种心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初入一个项目,熟悉业务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角色的转变,作为管理者,你也会发现,除了了解基础,把握细节,慢慢开始需要统筹整个产品的研发进度。作为一个拥有9亿用户的产品,稍微一个细小的改动,就有可能影响上亿用户。所以,从细节把握,对结果负责,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素养。
运用二八法则“抓大放小”
荀子有言:“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意思就是作为管理者,善于抓重点,那么各种事都能被得当处理;但如果事事都去管,那么很多事都做不好了。管理者确实得处理好大局与小节的关系,统揽而不包揽。这抓大放小上,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相比,我更喜欢“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怎么划分是“大”还是“小”?我的诀窍是给自己手上的项目分优先级,分优先级的标准线就是“二八法则”。
公司运营有宏观战略和微观问题,80%的收获都是来自于20%的重要工作,每个阶段,这20%的重点也许都不同。在公司初期,这个20%可能是产品的研发与迭代;进一步发展,重心会转移到市场运营;再往下走,可能更侧重于产品矩阵、收入、公司管理等等。理清公司处于哪个阶段,20%的重点是什么,会不会带来80%的收获,至关重要;抓住这20%的重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线程工作管理好时间
我们常叹“人生苦短!”,一天只有24小时,一个人只能活天,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作为管理者,研发要管,运营要管,人事要管……每日邮件几百封,会议从早安排到晚,IM工具上响个不停,打来的电话不得不接,应该怎么办?我会选择多线程工作。
计算机术语多线程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统筹方法,但在工作中我也会发现,多线程工作也会有误区,因为同一时段里,当你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项时,另一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