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管理的角度看,你做的很多事都是一坨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有一句名言:“时间就是金钱”,可很多人从来没琢磨过,时间到底等于多少钱。假设你月薪元,每月21.75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8个小时,那么,你1个小时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28.74元。这是一种量化看待时间价值的方法,基于这样一种时间的观念来看待你所做的事情,你会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你买了一本书,50元,翻了二三十页,假设发现这是一本烂书,但你觉得钱花了书不看怪可惜的,硬着头皮零零散散把书还是看完了。这是很多人会犯的一个糟糕的错误。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假如这本书你累计看了30个小时,你月薪元每个小时的时间价值是近30元,你投入的时间成本是:30小时×30元=元。你为这本书投入的总成本是:书价50元+时间成本元=元。你花了小元看了一本没有收获的烂书!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但现在不会也不敢了,年纪越大时间越金贵,浪费不起,看到一本烂书果断就放弃了,不能因为几十块钱的错误再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不明智的。为什么青春被认为如此美好?很简单,因为青春=尚未被使用的大量时间,而时间=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年轻就是资本,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乱来。但是,你应该有意识让自己的时间不断增值,也许你现在1小时的时间价值是20元,一年后会不会变成40元,三年后会不会变成90元,你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起责任!同时,永远不要贱卖你的时间!再比如,参加培训学习。很多人觉得自学更省钱,其实这种想法可能是错的。你想学习一门职业技能,如果自学要花费一年,自己关在小黑屋里闭关修炼,那我建议你,还不如去参加培训,可能只需要4个月。表面上看,你也许要花1元的学费,但你节省了8个月的时间,假如你学成后月薪元,8个月你能创造的时间价值是元,早就赚回了学费!更何况这8个月的工作经验积累,对你以后的时间增值更加重要。花钱可以买到时间,关键看这个时间是否值得买。我现在依然会花钱学习一些课程,与其自己摸索花费更久的时间,我更愿意直接得到这个领域专家的经验,更快的转化为生产力。更何况,参加一个课程学习,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宝贵的人脉。我在一家公司做项目经理的时候,跟一个客户的项目,本来约好了第二天上午九点签约,没想到客户临时提了一些要求,我连夜赶工到凌晨三四点重新完善了所有文档。如果按照我一贯能为公司节省就能省则省的调性,一定会坐公交换地铁到客户公司,可花一个半小时在路上,地铁里还挤得和照片似的,一身疲惫一脸颓废的赶到客户的会客室,我觉得,一定会降低我的战斗力,把单子搞丢了得不偿失。所以我决定花钱买点时间,晚点出门打个出租车,在车后座闭门养神休息下,养足了精神去PK客户。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一个人的年纪越大,越需要决定是否花钱买时间。几年前,一个合作很久的杂志社副主编找我写一篇专家观点,大概也就三四百字,算是帮个小忙,杂志社结算稿费很慢,半年后才邮政汇款,没法妥投,因为我已经租房搬家到公司附近,不在原来的住所。邻居看到门上的提醒单就告诉了我,我根据留的联系电话打过去询问,“汇款金额多少”,“元”,“是不是不去取会退回”,“是的”。我就电话那位副主编,告诉他我搬家了这钱就不去取了,退回后请编辑部的朋友们喝个下午茶吧。那哥们说“李明你小子现在牛了啊,给钱都不要了”,我就告诉他“兄弟,我从北五环开车到西四环,元比油钱也多不了几个子,何况我还得赔上周末宝贵的半天假期”,他哈哈大笑“臭小子,够精于算计的,这样的话,等退回后我汇给你新的地址吧”。如果你对时间的认知足够深刻,你必然会对时间的使用斤斤计较。一个年薪几十万的公司高管,平时工作累得和狗一样,周末好容易休息下,还要搞大扫除,结果周一上班看着比放假前还累,这就很有问题。一个小时工1小时的报酬可能才50元,你一小时的报酬可能是元,你省这个小钱干什么呢?完全可以花点钱把你的时间省下来创造更大的价值。都说程序员是高危职业,嫁人就嫁程序员,钱多话少死得早,其实这种脑力工作有多少人真的是因为疲劳发生的悲剧?都是因为没有运动意识!我和很多朋友讲要保持运动,他们回复我说“没时间”,其实,“没时间”的潜台词是不重要,你没空时不会做的事,有空了也不会做。什么叫没时间?敲两个小时代码,起来活动活动,买个臂力器拉力器之类的掰一掰拉一拉能用几分钟?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把时间用在哪里,回报就在哪里。做事情能产生复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批量贩卖时间。就是你当下的时间投入,在未来可以一直因此获得收入。比如,我出了一本书,《明哥聊求职》,以后不出意外,会一直有稿费收入。再比如,我录了明哥聊求职的视频教程放在网上,累积已经有上百万的浏览,但是去做大学讲座,一次可能最多影响到千八百人。批量贩卖时间,才能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问题和做决定,有时,人们不是输在勤奋不够,也不是输在机遇不好,而是输在对一个理念、一个事情、一个现象的认知深刻程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xz/zyxz/1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