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职业发展

编程这活究竟该干多久?我们是否要一辈子编程?

这不是愿意不愿意一辈子编程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编程这活儿可以算是青春饭,合适的年龄是20至30岁之间,比女孩子的青春还要短。20来岁在大学里学编程,虽然刚开始时水平比较臭,但是学习劲头很足,进步比较快;到25岁左右时编程技能、编程效率达到高峰;之后,编程水平基本停滞不前,但是编程效率逐渐下降,到30岁左右已经不是编程主力*了。程序员不能老是捧着旧饭碗,年龄大到不再适合于编程时,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无用了,而是应当去做更加有价值的事情。可恶的励志古训三十而立,其含义是男人到30岁时应当:(1)建立安全的家庭,也就是让老婆孩子过上小康的日子;(2)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不再是无名小卒。由于古时候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而且都是男人当家,所以如果男人活到30岁还不能立起来,基本上就没有指望了。但是现代中国男人基本上能够活到70岁,读书时间花得很长,因此四十而立是比较符合现代国情的。不幸的是,女士们不仅广泛接受了三十而立这个观念,而且还把它升华为考核男人成败的标准。因此,男生一离开学校就要为三十而立奋斗,时间紧迫,压力太大。软件人员三十岁该干什么?如果30岁了,他还天天编程,估计他很难完成三十而立这项艰巨任务。如果完成不了,只好向家庭领导申请延期,被家庭领导捏住把柄。更糟糕的是,30岁的程序员比起25岁左右的新生代程序员,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由于软件技术更新极快,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都会革新换代,新生代程序员在掌握新技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30岁的程序员面临的家庭事务比较多,压力大,上班时常感困乏,工作老是分心,编程效率自然落后于更年轻的小伙子们。所以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而言, 无法倚老卖老。如果年长的程序员不能在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发挥优势,那么他的前途可能比较黯淡了。

编程至上的观念不利于职业发展

程序员出身的人往往对编程情有独钟,很难接受软件人员不再编程的观念。几年前我也是成千上万个狂热程序员中的一员,信奉编程至上。我到企业工作几年后,逐渐改变了编程至上的观念。英名的领导会根据团队利益 化这个目标开展工作,而不能把编程当作团队工作的核心。我放弃编程并不是因为自己老得编不动了,或者偷懒,而是因为我继续编程的话将使自己没有精力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机会成本实在太高。

软件白领的常规职业发展

在外界看来,做个程序员是蛮光彩的。但是我们自己切勿轻易满足,软件行业还有许多比编程更有价值的工作。软件白领的常规职业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阶段,做个职业程序员,主要工作是编程、测试和维护,领导让他干啥就干啥。第二阶段,成为项目经理或同等级别的技术负责人,从事项目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之类的工作,带领一批程序员干活。第三阶段,成为机构(企业或者事业部)的领导,成天琢磨怎样让机构赚更多的钱,决定产品的发展战略,然后让别人去开发产品。软件白领处于 阶段为合格,处于第二阶段为良好,处于第三阶段为 。比较合适的年龄分别为25岁左右、30岁左右、35岁左右。 阶段比较容易实现,第二阶段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第三阶段则靠奋斗了。

企业对毕业生的一些看法

有2~3年工作经验的名牌大学本科生是干活的主力*,他们正当青春、干劲十足、不摆架子、不耻下问、要求不高、奉献甚多。可见国内名牌大学的本科教育相当好,令人放心。

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却是鱼龙混杂,好的很好,差的极差。究其原因是,有半数以上的硕士是改行过来的,专业基础很差,所以这类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好用。

按照目前国内大学教育的水准,根本没有能力培养如此至多的博士生。毫不客气地说,最近几年生产出来的博士生,极少数是精英人物,小部分是合格人才,绝大多数是不合格的。

国内大部分博士真的是很可怜。从硕士读到博士出头,这六七年时间,尽干些自欺欺人的学问,真本事没学多少,倒学会“眼高手低”甚至“弄虚作假”;毕业时学问既不深也不博,被企业拒之门外后,蓦然回首,发觉青春已被虚度,心灵已呈老态,唯有长叹短嘘,强把自负作自信。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yq/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