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十年的上访者和那台沉没的ldq

所谓经典就是不可复制。一款相机在工业化时代的意义是被千篇一律地制造,被无数人千篇一律地使用,而“这一架”相机的存在则是“ ”的。一张经典照片的概念或许是一个展览、一本画册、一个拍卖的数字,但它首先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个无法模仿的事实。庆幸的是,我们可以触摸“这一架”相机,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照片,因此我们可以讲述经典。

沉默十年的《上访者》和那台沉没的“海鸥”

文/戴清

李晓斌,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的创始人之一。从年,他开始陆续记录各时期具有时代标志的事件。年,他拍下了代表作《上访者》,这张照片直到十年后才面世,被认为是中国纪实摄影最早的 代表性的作品。

  年11月的一天,李晓斌正骑着自行车走在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的路上。突然,人群中,一个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头走进他的视线,他头上戴着顶棉帽子,身上穿着一件破棉袄,胸前别着三个大大的毛主席像章,看上去就是一个上访者。看到这个形象,李晓斌立刻感到一种说不出激动,赶紧骑到他前面50米处做好准备。把光圈速度都调好了,估计好光线,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手一直在发抖,怕被人发现怕拍不好。等老头走近,他连拍了三张。拍完之后,赶紧把相机一收,骑着车就跑。回到家之后,不敢马上送到外面去冲,一直等到年的一、二月份,它的作者才真正看见这张照片。

  年10月,这台九成新的海鸥DF摆在北京东单的一家委托行里,标价元。李晓斌通过自己一位画家朋友的关系,以元买下。至于它的镜头,可以说是一件“手工作品”:当时,李晓斌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朋友,在一支mm的莱卡镜头上加了一个接环,于是这架国产的海鸥有了一支莱卡镜头,也因为加了这个接环,镜头焦距由原来标准的mm变成“大概”的mm。因此这支镜头拍出来的片子或许有些不够清晰,但却有着莱卡的味道。就像那个年代一切摄影器材都得之不易一样,李晓斌使用的胶卷也是通过外贸部门拍广告的朋友提供的柯达E6反转片,配上这个相机和镜头,在当时算是相当专业了。

  年,李晓斌去了《新观察》,相机则卖给了自己刚离开的工作单位:中央实验话剧院。之前的两年里,他是剧院的美工。

  如果李晓斌能预料到自己在年拍的这张照片在近30年之后会成为名作的话,他或许不会轻易就卖掉那台相机。所有的经典都必须由历史来证明,抛开作品,这次我们得到的证明是:国产相机也能创造经典!■

*李晓斌:年出生,北京“四月影会”创办人之一。曾任北京《新观察》杂志记者。年后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室工作。现为自由摄影人。

TIPS:年,上海照相机厂仿制成功日本“美能达”SR—2型35毫米单反照相机,一开始定名为七型,后定名为“海鸥DF型”(DF即单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机身顶盖正上方有海鸥图案标志,右侧刻有“DF”字样,在相继生产的同类产品中,大致没有变动,只是将DF改成英文“seagull”,前后两种机型被收藏家认为是较有收藏价值的相机。尤其是具有“DF”字样的相机较具收藏价值。该产品一面市便受到摄影爱好者们的垂爱,但由于当时国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使之销量较低。年停产,共计生产架。

(本文选自《像素》杂志 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cxrs/cxrs/1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