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程序员来说,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全部都害怕一个东西“Bug”,而且这个人见人怕的“Bug”却能代表一个程序员的优异程度,下面我们先看一个苹果公司案例:
年2月,安全研究人员爆出苹果公司旗下的iOS和OSX操作系统出现了严重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一漏洞轻松获取用户的数据。下面的这段C语言伪代码简单描述了当时的漏洞情况。
C语言伪代码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在这段代码的第三行出现了多余的代码,导致后面的其他代码“失效”,这一低级错误也让所有的安全人员大跌眼镜。你可能会说,这开发人员真是太粗心了,是不是他复制代码的时候,多复制了一行,然后忘记删除了?
可能是这个原因,但问题的源头肯定不是粗心。有专家在看完了代码文件之后,发现相关的Bug代码没有正确使用缩进,也没有正确使用括号,并且其中的空格、制表符和代码注释也都不统一。
换句话说,这段代码就是所谓的“烂代码”。
代码提示错误工作中,对于烂代码和好代码的定义,真的是千人千面。现实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你我对于代码“好”与“坏”的判断标准。
比如说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你看到一段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代码,理所当然认为写的烂,于是删掉了那段代码,用自己认为更好的方法重新写了一遍,觉得挽救了这个项目。但当对这部分业务逻辑熟悉了之后,发现所删代码中的处理方式是最恰当的。
虽然对于“什么是优秀的代码“难以形成一致看法,但多年经验,让我对代码“好”与“坏”,有一些明确的判断。下面一些最关键的要素:
代码的好与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最适合当前现实环境的代码,才是最优秀的代码。”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阐述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作为一个代码评审者,不是简简单单的批准或者拒绝提交的代码,而是根据自己过往的编码经验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代码提交者规避这些失误或者错误,编写出更优秀的代码。
代码看得多了,任何一位码农对代码都还有更深的理解,比如:
什么样的代码更容易出问题?
什么样的代码会招惹麻烦?
什么样的代码出力不讨好?
什么样的代码小问题闯大祸?
对程序员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写注释呢?
为什么代码写完就不愿意修改了呢?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做测试呢?
为什么我们向往自由而不愿意遵守规范呢?
代码bug对小编来说,审阅代码的工作是一个收获大于付出的过程。每一行代码,都体现着程序员的修为,思考问题的深度,甚至是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态度。小编希望大家看完今天的文章以后,每一位程序员都应该养成下面这些习惯:
1、摒弃编码坏习惯,找到高效规范的代码编写方法。
2、提升编程敏感度,拥有专家级编码思维和全局观。
3、重塑代码价值观,找到最适合现实环境的代码设计逻辑。
4、紧贴工作实际场景,明确高频代码问题的最优处理和预防方案。
5、消除代码安全隐患,为团队交付最佳性能的代码。
代码世界作为一名程序员,不知道你在写代码的时候都遇到过哪些问题,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