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爸爸的好方法

8

当面对孩子的各种捣蛋行为时,大部分父母的自动运行程序通常是“愤怒—警告—打骂—受挫—苦恼”。此时,父母们也都会不由自主地给孩子贴上“捣蛋、欠揍、熊孩子、无可救药”等标签。

然而大家似乎并没有尝试着反思:这些标签是不是真实的?“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对我?”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能迅速识别程序。然而,为人父后,我发现自己常常不知不觉中,就陷入5岁儿子“编”的程序里。他用一些举动启动程序,我与妻子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反应。比如,儿子跟小朋友说:“我知道怎么在1分钟里让我妈尖叫。”然后,他拿番茄酱倒在钢琴键上,我妻子果真在1分钟里就会发出怒吼!

如果说妻子“感性”的话,我这个自诩“理性”的理工男也常常“中招”。儿子总在我看电视时玩遥控器,警告一次、两次、甚至打屁股均告无效,他会换一种新玩法,比如发出尖叫、挡住屏幕。我与他周旋10分钟之后会彻底失去耐心,拂袖而去,将他丢给束手无策的妻子。

为此,我找心理专家咨询,他们告诉我,我可以尝试着对儿子的反应慢半拍,并且审视自己,克制那些在脑子里盘旋的想法,咽下那些已涌到口中的话语,理智地选择 处理方法。

于是,我和妻子开始彼此监督——在抓狂时,不说 闯入脑海的话。相反,我们要像程序员一样对运行混乱的电脑喊“停”,并找到“Bug”所在。妻子意识到:“孩子带给我们的焦灼感,背后隐藏的是我们幼小时候的受伤经历。”

比如儿子把番茄酱洒钢琴上的事,妻子从小在家长棍棒威逼之下练琴,对钢琴满是敬畏之情,所以,儿子表现出对钢琴的“亵渎”,并大喊大叫,她就发飙。当她识破这点后,尽量克制自己,平静地说:“宝贝,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力,对不对?不过,这种方式不好,你必须自己清理。”然后要他道歉,教他管理情绪的方法。这并不是说我支持儿子脏乱和胡闹,而是让他先感觉到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







































白癜风资讯网
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fz/zyfz/1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