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过一定数量的企业CIO,从名片上看,CIO们的职务名称是多种多样的,有IT总监、信息中心主任、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信息技术部经理、资讯总监、信息资源部经理、流程与信息化部经理……名片上直接印CIO的还不是太多。
这也许能从侧面反映出,公司老板或CEO们还没有认清一个企业应有的信息化建设和运作规律,直接导致信息化组织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同时无法给现在的CIO们提供一个应该有的位置。
常常听到两个声音,一个说:有的人拿着CIO的工资干着程序员的活;另一个说:有的人顶着IT运维的title却操着CIO的心。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几乎都面临两个基础矛盾:1、收入和付出的矛盾;2、权力和责任的矛盾。CIO们也不例外,上面那两个声音就是这两个矛盾的直接体现,而这两个矛盾的直接源头就在于信息化组织设计和CIO角色的定义。
一、先说说CIO的角色定义
目前我们心目中CIO三个字母中的“I”更多还是侧重IT,即信息技术,而非信息本身。CIO是首席信息官而非首席信息技术官,信息技术只是工具——处理信息的工具。目前很多IT主管的目标就是把手工的业务电子化,1:1地复制到线上来做。
我认为CIO要多放一些精力在信息的产生、传递、分析、利用上,CIO要对信息的类别分清楚,要把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视为生命线,要把信息的利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有些人可能认为,数据的准确性是业务部门的事情,因为数据是业务部门录入的,数据的校验机制也是业务部门最熟悉,因此跟CIO无关。
信息化是CIO的基础工作,是信息技术未普及应用时的工作之一,而非CIO工作的全部。相应地,信息技术团队是CIO的下属组织之一,而非全部。
老板关心的是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战略规划是否得以顺利实施。战略目标是结果信息,战略目标实现过程需要计划、组织、控制,这些都是过程信息,结果是过程的产物。因此CIO作为信息的 长官,除了关心信息技术工具外,还要关心信息的产生、传递、使用过程以及信息的质量。
二、再聊聊信息化组织设置
信息化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影响其权限范围和决策流程,进而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和方向。
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信息化组织的设置可以分为几类:1、设在财务部门(或归财务副总管辖);2、设在行*部门;3、归业务副总管辖;4、设在流程管理部门;5、独立部门;6、独立但以科技公司名义游离在企业主体之外。
这些组织的主要职能定位往往是企业信息化系统计划(还达不到与企业战略规划相匹配的那个层面)、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运维等与系统建设有关的事情,与此相对应,其 也难以达到CIO本义中的那种高度,而更多注重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类的事情,所以CIO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搞IT的。
其实信息化组织的设置应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瓶颈的位置,瓶颈位置不同,信息化组织的位置就应该不同,随着企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瓶颈位置会发生改变,信息化组织的位置也应随之变化。不能一概而论以上哪一类信息化组织设置是 的或者落后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信息化建设阶段,信息化组织设计的 解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
在电脑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企业处在信息化建设初期,信息化组织面对的是一片空白、到处是“瓶颈”。信息化组织的主要工作是一些工具型的、单机版的、局部的软件应用,在这个阶段,企业一般还没有整体的信息化考虑,因此,此阶段的信息化组织比较多地设置在性行*部门下面,也属于“工具型”部门组织,主要工作是“修电脑”,但是,如此足矣,不能说这是一种落后的组织设计,当然,那时候,CIO这个名词还没出现。
到了企业引入网络应用的阶段,企业信息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快速发展,信息化组织的主要工作从“修电脑”扩展到“搞网络”、“上系统”,在这个阶段,企业的信息化组织的设置就五花八门了,从本文开头所说的名片乱象可见一斑。
在这个阶段,乱象之中却可分出优劣,正如前文所说,如果信息化组织设置在可解决瓶颈处,则可促进信息化的建设;如果没有设置在瓶颈处,则会阻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比如企业中管理比较落后,制度流于形式,工作流程和标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立一个独立的、职能单一的、平行于或低于其它职能部门的信息化组织,则容易出现梳理制度、流程困难,确认需求困难,协调各部门困难等,最终导致信息化无法深入、孤岛遍地。而这时如果信息化职能或组织能设置在一个能与其它职能部门平等对话又能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系统化考虑信息化建设的位置,无疑是福音。
那么将来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我是这么联想的:信息技术已经“化”在了企业流程中、“化”在了企业职能管理中、“化”在了日常业务运营中、“化”在了企业文化中,信息技术“化”到无法单独提及的地步,到了那时,信息化组织的领导才是真正的CIO,而真正的CIO领导的却不仅仅是IT部门。(作者刘*栋信息化工作者,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好白癜风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