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出国赚大钱居然成为的新奴隶,这样的事情差点就发生在我同学同学的身上,甚至我也跟这种黑砖窑擦肩而过。
最近“平常,生病ICU”的活动在编程界闹出了不小的风波。作为大部分吃瓜群众,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其实大家争议时,资本家与工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资本家或者精神资本家会恨不得员工像机器一样,同样的成本,更长的工作时间,这样子就能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从劳动者的角度看,付出对应的劳动时间,却没有获得对应的劳动报酬。
杰克.马说:就是员工的福气。
杰克.马这句话套在东南亚的中国程序元身上就是特别恰当了,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能过上就是他们的福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国内部分程序员是无法接受的伤害,对于某些出国到东南亚求富贵的码农却是梦寐以求的工作制度。
那些自以为出国挣大钱的中国程序员,绝大部分确犹如进入了黑砖窑,小煤矿,他们已经丧失了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了,变成被一小撮黑心的中国人老板的奴隶而已,的新奴隶。
一个月工作30天,一天最少工作14个小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被没收了护照、被没收了手机(最起码在工作时候是被没收手机的),一年基本上被控制在一所大厦里面,吃喝撒拉,不能出门,也不敢出门(东南亚大部分地球治安很糟糕)。
最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人的工资并没有招聘时候宣称的那么高,犹如十多年前的黑砖窑、黑煤矿。
这一样的事情差点就发生在我同学同学的身上,甚至我也跟这种黑砖窑擦肩而过。
缘起
国外并不是一片纸醉金迷的世界,其实是两极分化的,确实有一些国家的国民生活得很富裕,但是绝大部分国家的国民其实还挣扎在温饱线上。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近几年在中国旅游圈特别火的出国旅游胜地:东南亚。
东南亚其实是代指亚洲的东南部,尤其以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代表的10来个国家。
东南亚除了新加坡一个发达国家之外,其他的都是在努力追赶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流行的电视剧、中国流行的网文、中国流行的抖音,都再一次在东南亚遍地开花。
“看,这就是中国剧同款的电饭锅....”,是不是想起了10年前,那时候韩国娱乐圈风头正猛的时候,大部分中国城里人也是这样子追捧韩流的。
于是,少数嗅觉灵敏的中国商人,就开始把已经在中国烂大街的商品、商业模式COPY到东南亚,在东南亚分上一杯羹。这其中,尤其是以中国领先世界的互联网的模式做为重中之重。
转折
如果说是单纯的降维打击,好比80年代日本的雁行理论一样,东南亚沦为我国的商品倾销地以及原材料供应地,承接我国的产业升级,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注意,刚刚前面提到的少数嗅觉灵敏的中国人,其中一小部分心术不正的资本家,居然发现了我国互联网、经济、行*执法都局限于国内,鲜有跨国执法的案例(跨国执法没有成熟的机制支持以及执法成本太高)。所以这小部分人就玩起了灰色产业,乃至公然践踏我国的法律。实现了在国外设立服务器,在中国国内进行电信诈骗、线上*博、线上色情等活动。
需求
由于鞭长莫及,所以我国执法部门暂时对这些行为无能为力,同样的,也因为远离国内,这些邪恶的资本家也难以找到熟练的IT民工来开发、运营、维护他们的系统。
东南亚本地人语言不通,无法有效沟通,同时本地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学编程的不敢说是凤毛麟角,但也是万里挑一的。完全不像中国这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
俗话说的好,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码农满大街都是,而且物美价廉(对不起,码农们,在资本的眼中,你们只是一件商品),所以,他们就大规模的在国内招人。除了自己皮包公司的HR在招人之外,还大规模的委托猎头招人。
大部分没有人格底线的猎头就趁着所谓的互联网寒冬,拼命的教唆头脑简单、渴望高新的普通程序员或者IT培训班的学员去东南亚闯天下............
明知东南亚是程序员的火坑,却为了这人血馒头,不遗余力的威迫利诱程序员入坑,但是更加恐怖的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