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作者介绍我是人间惆怅客杉井

有朋友催我赶紧写轻小说作者的专题,说自己不看轻小说,就是因为不了解这些作者的特色。我想了想有点道理,于是就问他 个写谁。他说你看吧……那么我就从我最喜欢的轻小说作者开始吧。

我最喜欢的轻小说是《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这本书让我收获了爱情,也让我认识到了MBTI理论的重要性。但我最喜欢的轻小说作者,毫无疑问是杉井光。

在我还没有读几本轻小说的时候,《离别的钢琴奏鸣曲》就让我无比震震撼——同样是青春,在杉井光的笔下会那么的唯美而绚丽。后来读《乐圣少女》、《神的记事本》、《学生会侦探桐香》,越发为其折服。

而在之前那段什么书都看不进去的时候,《东池袋的流浪猫》却再一次让我的灵*颤抖。随后的几天里,我一边旅行,一边每天看一遍《东池袋的流浪猫》和《学生会侦探桐香》。那些文字的魔力就是如此强大。

于是本期就请各位 进杉井光的生平和写作风格吧~

出生于年的杉井光,在轻小说作者里 是一个异类。高中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升学或是在职场打拼,而是做了六年飞特族(靠兼职、打工维持生计,赚够一定的钱就辞职)和三年尼特族(这个应该不用解释了……)。估计杉井光的父母肯定是比较开明,不然他肯定不敢这么不务正业……

当他兼职的乐团解散之后,杉井光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于年(27岁)以《火目之巫女》荣获第12届电击小说大奖的银奖。虽然银奖并不是 的奖项,但也足以让他以轻小说作者出道了。不过我很想吐槽的是《狼与香辛料》这样的欧洲风叙事史诗神作居然和中二少年风作品《火目之巫女》并列银奖,只能让人觉得这奖项是按照未来的销量排的……

之后他在电击文库陆续出版了《神的记事本》和《离别的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作品一改《火目之巫女》中的末世型世界观,开始逐渐转向偏现实性的叙事风格。《神的记事本》写尼特族,《离别的钢琴奏鸣曲》写音乐,都是杉井光擅长的领域,因此其中的描写非常生动具体。《神的记事本》中有许多杉井光自己对尼特族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有些人下了单纯为了获得幸福的结论就不再思索;

而无法停止思考的人发现这个答案只是把问题换个说法而已,结果陷入更深的泥沼中。

我们不会嘲笑自己。就像蚯蚓不畏惧黑暗,企鹅不会因为自己不会飞翔而感到羞耻。这就是生存的意义,不是吗?

即使是如此,我们还是得活下去。将剩下的碎片东拼西凑以弥补裂缝,用断掉的桨拨动水面。

只要还活着就必须活下去——这是神在所有生命体上写下的命令,即使是尼特族也不例外。

我稍微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过日子吧!学会像普通人一样欢笑,像普通人一样生气,像普通人一样哭泣。

失去了许多东西,我才终于发现自己其实并非一无所有。

奇迹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发生一次只是发生的时候

他们不曾去注意

——《神的记事本》

《离别的钢琴奏鸣曲》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深刻,重点是青春、爱情和奋斗。让我们来看看杉井光是怎么写男女主人公命运的邂逅的:

由于兴趣使然,我每两、三个月就会搭电车一路摇到海边这个“从心所愿的百货公司”,收集一些有的没的、捡拾堪用的零件。一个人在垃圾山上走几圈,感觉就像地球上只剩我一个人还活着般,感觉不赖。

不过……这天到垃圾场来的不光是我而已。

穿过杂木林进入山谷,刚看到任由日晒雨淋的冰箱和报废车辆堆积的山丘,便意外地听到了钢琴声。一开始还以为是听错了,但是当我走出树林看到废弃物堆成的山近在眼前,才发现听到的不只是钢琴声。宛如平静海面的低音和弦上,巴松管……接着是竖笛的声音缓缓传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不过我记得曾经听过。大概是——十九世纪法国那边的——钢琴协奏曲吧。可是为什么会在这里听到呢?我攀上报废车顶,开始爬起垃圾山:钢琴的旋律转变为进行曲之类。本来还想说是不是哪边的收音机还有电,才会传来琴声,不过这想法一下子就消失无踪了。声音的广度不同,那的确是乐器现场演奏出的声音。我爬上山丘顶后,往垃圾场中央的洼地看去——那光景让我吓到屏住了呼吸。柜子、毁损的床和碗橱之间埋着一台大型平台钢琴,上盖像淋湿了一般发着黑光,宛如鸟的翅膀般展开。琴盖另一边随着细腻琴声摇摆的,是一头栗色的头发。是个女孩子。

那个女孩坐在倾斜的键盘前,长长的睫毛微敛、目光专注在手边。她细腻通透的琴音就像冬季末的雨滴,一滴一滴从钢琴里弹跳出来。

——《离别的钢琴奏鸣曲》

弹奏着垃圾场里钢琴的美少女——破灭、腐朽、凋谢的环境更加凸显出女主人公美丽动人。而且两句对音乐的描写也是非常生动而自然。

《神的记事本》在年的动画化基本上标志着杉井光已经成为一名得到读者和业界认可的写作者。同时,杉井光自身的写作特点也已经初步定型。

从年之后,杉井光的写作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很有趣的是他同时在许多个不同的文库出版作品,这在轻小说作者中是不太常见的。同时,他开始尝试其他类型的小说作品,如黑暗悬疑的《死图眼的伊妲卡》、日常后宫的《樱色家族》、奇幻战斗的《剑之女王与烙印之子》等。

或许这是他试图拓宽写作方向的一个尝试,不过也因为是 次尝试这些类型,因此相比于擅长这些类型的作者所写的作品,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期间的作品里面,我认为比较好的是《乐圣少女》、《学生会侦探桐香》和《贤狼作家是美少女妖怪》,另外文学性质较强的《请记得我》也是很不错的。

《乐圣少女》的卖点除了历史人物搞笑化之外,还有对于欧洲近代史的许多深刻认识:

高中的世界史老师是个有趣的人,他教导我们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时告诉我们:「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位很爱讽刺的学者,叫做伏尔泰。他批评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亦非罗马,更不是帝国』。这个说法有多过分呢?以他的说法来形容东京迪士尼乐园就是『既不在东京,华特·迪士尼早就死了,乐园也不过是一般的游乐场』。」我们听了之后都大笑起来。老师又继续说道:「长久以来,学者们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一直都像我刚刚说的一样差劲。帝国内的小国一点也不团结,输给拿破仑之后没三两下就解散,完全不成一个国家的样子。而且帝国存在的时候,皇帝也没什么权力统领每个小国的领主,帝国内的居民对于帝国也没有任何的爱国心。可是,这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字过于雄伟,所以后代的人才擅自想像它是很了不得的中央集权*府。皇帝其实并非国王中的国王。日本历史中最接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人,大概是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注: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工商企业协会)的会长。」我听过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中,就属这位老师说的最贴切了。经济团体联合会的会长是从大企业的社长当中投票选出,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从有力的君王中投票选出。因此当选的君主原本就具备王权和领地,兴帝国本身没有关系。「神圣罗马帝国没有明确的首都。」老师继续说道:「这也是它不被当作国家的原因之一。选举制度导致皇帝宝座不断易主,因此当时皇帝的所在地勉强算是帝国的首都。到了帝国后期,选举制度形式化导致哈布斯堡家的一家之主成为世袭的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义大利、匈牙利等各地都有领土,不过家族中心主要是奥地利。所以,帝国实际上的首都可说是维也纳。但是——」老师环视我们一圈之后,放低音量说道:「神圣经马帝国的首都究竟在哪里呢?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挺起胸膛回答:『罗马』。因为这就是既不神圣,亦非罗马,更不是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的理由。」

——《乐圣少女》

我只想说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历史老师啊……(大概是因为我学理科吧……)

《学生会侦探桐香》是标准的伪后宫作品,虽然看似许多女性角色都对主人公很有好感,但书名已经注定了结局……其他角色只不过是两个人关系之间的阻力而已。不过在我看来,萌要素和侦探题材都只是点缀,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在其中借角色之口所表达出的对*治的思考:

「话说日影,你真的清楚美国的总统选举方式吗?」突然被反问道,我一脸困惑。美国的总统选举?记得好像是个很复杂的系统来着,不是很清楚。「美园呢?」会长转向学姐那边。「诶多……」学姐坐到我对面的沙发上。「好像是个很麻烦的方法呢,首先由各**进行预备选举选出候补者,然后由各州选出选举人,这个选举人再去给总统候补投票……」「是的。虽然觉得像是直接选举,但是实际上不是有国民的多数表决来直接选举的。比如布什总统一开始当选的时候,全国国民投票上就输给了阿尔?戈尔候补。」「那不应该是选举方式有问题么……为什么要用这么麻烦的方法啊?」我这样简单的问道后,会长露出满足地表情点了点头。「这里其实有一些历史上的原因,不过那不是重点,就不说了。实际上跟你抱有同样疑问的人也不少。采取更简单的方式,更直接的反映民意之类的动作也有过几次。但是,改革还是没有发生。直到现在合众国还在用这种已经是形式化了的『州选举人』制度来选总统。你觉得是为什么呢?」你问我也很困扰啊,我对美国的*治和历史又不很清楚。会长于是又望向美园学姐。「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口较少的州民的意见,是这么回事吗。如果是用国民投票来选的话,*策就会变成大多都是让大都市获利的了。」「真是模范解答呢。不过这只是表面。」会长断言道。「这个系统呢,不仅延长了选举活动的时间,还让投票结果复杂化,背后藏着不让民意正确反映出来的意图。建立了美国的人们其实都清楚哦,这才是保护民主主义的 方法喔。」我和美园学姐互相对望一下,然后确认着会长的表情,应该说这动作估计都重复了三遍。不明白什么意思。让民意不被反映出来?为了保护民主主义?会长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向会长室的门,背对着我们说道。「美国是十八世纪终期建立的,名副其实,世界上 个民主主义国家。那个时候的民主主义还是个刚出生的婴儿,非常的脆弱。但是几乎同时,大西洋彼岸的欧洲里,民主主义也开始萌芽。你们也很熟悉吧,法国大革命。」[注:即年发生在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开端。]回过头来的会长带着凛冽的笑容。「但是法国革命悲惨的失败了。国内的*派非常混乱,*府下决定很慢,凝聚力也不够,与周围国家的战争也赢不了。饱受折磨的法国国民,决定让民主主义 了。付出鲜血的代价从国王那夺来的权利,就这样又交给了新的国王」就算不认真学习的我,也知道会长这是在说谁。通过正当选举的过程,最终登上王位的男人——拿破仑?波拿巴。[注: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 共和国执*,后称帝,改共和国为法兰西 帝国。年兵败滑铁卢后被流放,年病逝与流放地。]「后来,在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德国,也发生了一样的现象。在战争赔偿金和世界恐慌的艰苦之中,受够了没有决定力的民主*府的民众,再次让民主主义 。为在欢呼中出现的新王而沉醉,向全权委任法聚起了赞成的手,把国家的一切交了出去。」像是一世纪的拿破仑再世一般,征服了全欧洲的第二位新的皇帝——阿道夫?希特勒。[注: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的 ,年指挥德*闪击波兰,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年柏林被攻陷前夕 与总理府。]「美国长时间观察着大海彼岸欧洲的惨状,感同身受般的认识到——民主主义很麻烦。民众肯定会痛恨这种麻烦,然后在狂热之中选出新的国王,把先人抢下的胜果拱手交给国王。民主主义会由不是其他人,而是作为有权人的国民自己的手而毁灭。那么,该怎样保护民主主义呢?」会长慢慢地看着无法回答的我和美园学姐,点了点头。「美国比找到的解决方法,真的很正确。他们很清楚地找出了 的元凶,民众一时的狂热此时毁灭民主主义的根本原因。」会长浮出凄惨的笑容,手指在自己的喉咙处画出一道横线。「所以,创造出差不多拥有一年选举期间,让各州选票的比重分散,让候补走遍全国。让各阵营寻找对立候补,通过讨论定输赢。选举活动越长,候补人那圣人君子的假面就会被污染,国民们也会见证。而且复杂的投票制度会让国民找不到自己选出了指导者的实感。全都是为了打消国民的狂热,为了不让英雄终成王啊。」会长像是张开翅膀一样伸开双手。她的声音也变得高昂。「大多数的人都认为,选举运动是为了让候补者向有权人解释自己的*策。比如说,对对手的负面宣传激化了就会听到非难的声音。这就是没有理解选举本质的证据,互相揪出缺点才是选举活动本来的目的。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多么光辉的英雄也会被涂满污泥。就算是爬到了总统的椅子上,支持他的民众的欢呼也都消失了吧。他要是再提出全权委任法什么的也只会被一笑而过吧……」会长突然看着我的眼睛。还以为在对幻想中的听众诉说的我突然心跳加速屏住了呼吸。「你以为在说梦话是吧?不过现实上,美国两百年的总统选举历史中,获得全选民压倒性的支持而胜利的英雄只有乔治?华盛顿一个人。然后这个华盛顿及其盟友,创造了这种不论是多么耀眼的偶像都会被污染而现出原形的称之为美国式的选举系统。就算随着时代的偏移,州的独立性慢慢稀薄,运营者合众国的人们还是没有更改这个系统,我想以后也不会改变吧。」

——《学生会侦探桐香》

反正这一番论调我没有听别人说过,所以瞬间觉得杉井光老师真是博学多才……其他的*论还有很多,我就不放上来了,不然肯定太长不看……

当然也有很不错的句子:

不管是怎样的战斗, 留下的都只有伤痕。只是我们把那个伤痕称作各种各样的名字而已吧,比如说教训、罪、胜利或者失败。然而大地太狭窄了,我们的生命也太短暂了,马上就会有新的伤痕积累起来,让它被遗忘掉。

——《学生会侦探桐香》

嘛……反正这部作品真的很不错,无论是萌角色、推理、*治还是爱情都应有尽有~

《贤狼作家是美少女妖怪》是轻松日常搞笑作品,思想性不怎么样,就不多介绍了。《请记得我》很文艺的,和杉井光一贯的大叔文风完全不一样……

在我看来,相比于尝试其他风格的作品,还是这些符合杉井光写作特点的作品更好,毕竟我是被这些东西所吸引的。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杉井光终于开始回归他所擅长的写作风格。《东池袋的流浪猫》和《夜樱Vampanella》都是杉井光风格的作品。

看了《东池袋的流浪猫》的作品简介,我就知道这一定是神作,即使是一卷就完结的短篇——杉井光用尼特族写出了《神的记事本》,用音乐写出了《离别的钢琴奏鸣曲》,那用尼特族+音乐所写出的,肯定差不了嘛~文中用各种摇滚乐来烘托剧情,不是音乐达人肯定做不到的(像我就只能默默膜拜……),而且也不乏一些好的句子:

原本烦恼就是受眷顾者的 。就连我也一样。真正未受眷顾的人,还来不及烦恼就会因饥饿、疾病或是枪弹而死去。就算意识沉浸在那种悲惨的命运中,烦恼也不会消失。他们有他们的战场,我有我的战场,Miu也有Miu的战场。

——杉井光《东池袋的流浪猫》

《夜樱Vampanella》讲述的是身为吸血种的美少女警官与新人菜鸟男主人公一起解决吸血种案件的故事。虽然题材不算很新,但是杉井光的风格还是令它有一定的可读性。而且作为连载作品,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另外,新作《放学后启示录》是学园黑暗末日风格的作品。内含校园暴力、战死等R15内容,请各位读者注意。当然,也是杉井光风格的。

我认为,杉井光的独到风格,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男女主人公人设。

杉井光笔下的男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内向性格(没什么朋友,虽然在轻小说业界很正常)、一开始没什么人生目标、经常受情感驱使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杉井光笔下的代表性女主人公则更加套路——萝莉风+才华横溢+傲娇。

《离别的钢琴奏鸣曲》女主角蛯泽真冬

《神的记事本》女主角爱丽丝

《乐圣少女》女主角贝多芬

《学生会侦探桐香》女主角圣桥桐香

按照MBTI理论,杉井光风格的故事都是INFP男与INTJ女:男主感情丰富但能力不足,女主实力拔群但情商不够;男主洒脱但缺乏方向,女主执着但不被理解。而双方都是不善交际的人,通过剧情安排建立联系之后便视为知己。虽然因为彼此性格的差异产生一些矛盾,但通过这些矛盾,双方都发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一同超越自我,战胜困难,实现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他之所以这样写,也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INFP的人。杉井光把自己的性格特点投影在男主人公身上,因此能够把男主人公的心情写得入木三分。至于女主人公的设定……我觉得大概是杉井光比较喜欢这种女生吧……

杉井光的成功,是由于他的风格。当然随着他不断推出作品,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也逐步上升。既能沉稳、又能激烈。不过我还是希望他能够保持自己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再尝试不同类型的作品。

日本 论坛2CH某次遭到黑客攻击,部分 人物的账号遭到曝光。其中,杉井光被曝出用匿名账号称赞自己的作品,对某些其他作者进行辱骂。新闻







































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td/3997.html

  • 上一篇3文章:
  •   
  • 下一篇3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