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提升中国学生学习能力的50个基本

年9月13日,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指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目前,教育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正形成一股热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时龙专门针对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项提出了系统的框架体系和建议,该系统包括八大方面,细化为50条基本要素,对于广大一线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学生发展的核心是学习能力,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事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学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学习并非简单的输出、输入关系,而是处在生理、生命、生活和实践过程的自组织综合运行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学习发生的机制机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设置环境条件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意志和能力,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本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及相关研究,从生理保健、环境促进、团队友善、思维发展、学科融合、教师导学、艺术涵养、道德支撑八个方面的50个基本要素,提出提升中国学生学习能力的框架体系和系统建议。

一、生理保健——保障学习的生命系统

01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生理健康类课程教师重点介绍学习的生理机能,使学生学会了解自己。

02更多地了解脑神经功能,掌握健脑方法,保障脑营养供给,学会友善用脑。

03加强体育课程之外的体育锻炼,增加每周的户外有氧活动,学会健康生活。

04学会运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学习中医药知识,学会善待自己。

05保证足够的有效睡眠,使身体和学习张弛有度。

二、环境促进——开放学习的社会条件

06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定要知晓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07形成稳定、积极、愉悦的家庭和睦气氛和学习氛围,家长每周至少有一次同孩子进行开放性话题的讨论,话题以孩子为主。

08家长同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周至少有两次共同阅读时间,让学习融入生活,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09学校教室保持光线明亮,通风顺畅;尽量做到小班化教学,防止课堂学习中出现拘谨、紧张和沉闷的状态。

10学校创建以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善于开发促进学生学习的校园活动,且在课堂呈现。

11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如参观博物馆、游学等形式的校外学习活动,搭建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桥梁。

三、团队友善——构建学习的人际关系

12学会处理同伴关系,培育和提倡与人为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友好相处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环境。

13养成同伴讨论、同伴学习的习惯,开展积极的同伴学习交流,使身边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14主动提供自己的意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积极听取和吸收同伴的意见,形成团队意见。

15把向他人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应善于同成年人讨论问题。

16有善于组织讨论团队和学习团队的愿望与能力,善于合作解决问题。

四、思维发展——培育学习的思维能力

17了解和掌握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知道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18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知道自己属于何种思维类型和认知倾向,寻找并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的思维方式。

19逻辑思维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学会按照事物自身的特性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20充分挖掘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每一次学习都尽可能运用形象思维思考一遍。

21思维需要静默时间,养成学生冥想的思维习惯,培育悟性思维的能力。

22注重学习区别于教材的思维表达,培养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用图解、口头语言、概念体系呈现出来。

23鼓励学生发现的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发现新知,发现关联,发现自己。

24鼓励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学生设立质疑笔记,记录质疑问题、质疑过程、质疑的解决。

25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各学科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信息、解读信息的方法与能力。

26学校设置思维训练课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学科融合——引发学习的融会贯通

27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具有学科交叉的研究意识,形成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28学习过程中善于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作出有机理解。

29善于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观察对象并作出描述或阐释,且能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

30学校开设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德育、智育、体育有机融合的活动。

31学校应把“融会贯通”作为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

六、教师导学——确立学习的教师角色

32教师应进行基于思维类型、学习习惯、认知倾向、家庭教育等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33了解和掌握关于学习的相关科学知识与方法,探索并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34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学生自学讨论、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引导辅导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方式。

35对学生能通过自学和讨论掌握的知识,教师尽可能少讲,教师主要侧重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36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实施问题引导、方法引导、讨论引导、思维引导、个性化引导、归纳引导和拓展引导。

37教师知识结构向一科为主、多科交叉渗透转变,教师应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38教师首先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育能力,学校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培训。

39教师应发现、引导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教学中首要的不是传授知识,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自信。

40教师不仅是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教师,他应帮助和回答学校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问题。

41教师应具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其中最根本的是从科学意义和生活意义上引导学生的认知。

七、艺术涵养——提升学习的美学意境

42艺术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缺少艺术教育的学校教育是有缺憾的教育,学校要加强艺术教育,挖掘艺术教育的价值。

43每一个学生都应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都应具有至少一个艺术方面的专长,以活跃思维。

44探索学科戏剧化,鼓励学生将有关学科知识改编为课本剧,自导自演,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价值。

45家庭和学校应开展美术教育,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鼓励孩子进行美术学习,学校美术教学应同相关学科相结合。

46音乐、舞蹈学习不仅仅属于特长和社团,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习音乐、舞蹈,体验韵律美感,健全、健美身心发展。

八、道德支撑——奠定学习的精神基础

47理解知识技能的社会价值,树立学习为人类造福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增强学习的使命感。

48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学习和掌握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

49遵守道德规范,学习并掌握科学研究规范,了解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学习的科学态度。

50学习并善于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角度对待学习中的问题,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开展哲学学习,不断提升学习境界。

关于本文提出的基础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框架体系和系统, ,它不是一个所谓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一定理论研究支撑下的基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导向;

第二,它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巧,而是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诸多要素的系统设计;

第三,它不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发明,而是基于系统整体的思路对激发和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的综合设计;

第四,它不是众多关于学习论述的集合,而是基于教育实验和实践的概括归纳;

第五,它不是关于学生素养、素质和能力的概念罗列,而是力图体现促进学习能力的实践导向并说明其对学习的意义;

第六,所谓“框架体系”是指基本要素的结构,本文提出的激励学生学习能力的八个方面的50个基本要素,或许还可以有所添加,但这些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方面或要素还需要深化和细化,但这需要依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状况而定;

同时,学习过程同学生的生命过程、思维过程、生活过程、实践过程融为一体,框架体系中的八个方面的50个基本要素存在着有机联系,是对提升学习能力发挥积极作用的诸要素的系统整合。

参考文献

[1]时龙.自适应学习的方法论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9).

[2]魏宏森,等.复杂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说明

本文节选自《教育科学研究》年第11期《提升中国学生学习能力的框架体系和系统建议》

作者

时龙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新加坡学生的数理能力世界 ,原因竟然是

最近一个报告,说新加坡学中小学生的数理能力,在全球64个国家中, !

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感觉上,最会算的,不应该是华人尤其是中国人吗?好吧,作为华人咱谦虚一点,犹太人俄罗斯人甚至美国人印度人,都有可能 啊,数完一个巴掌也轮不到新加坡哇,又没解歌德巴赫猜想,也没研究天体物理出啥成果,出产的程序员不够内需,还要进口外援,凭什么?

一般江湖传说,中国中小学生到了国外,数学都能甩当地同级学生几条街。

我们来看看新加坡的数学题

问:8个1元硬币大概有多重?备选答案6克;60克;克;6千克。

或许有人会 反应,这是奥数题。毕竟要考的点很多,生活常识、逻辑能力……,一般学生可不会碰到这样的考题。

事实上,它是去年新加坡小学离校会考数学题中的一道。

没有答对的读者们,你们小学能毕业吗?(幸灾乐祸脸)

有些孩子不懂怎么做,胡乱猜了一个答案,有些家长(新加坡眼觉得是恼羞成怒)就投诉考题超纲。

新加坡教育部的回应有理有据,考题可是根据教学大纲准备的,到底是大纲的哪一条,都能翻给你看。

说到新加坡的教育大纲,那也是杠杠的。

美国居然也采用新加坡的数理教材!足见根据新加坡大纲编写的教材,相当有章法。

新加坡小学生数理能力 咋来的

在最近公布的《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报告》。

一个国际教育组织,每四年都会随机抽取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做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简称TIMSS)。

去年,新加坡各中小学里,共有名小四学生和中二学生接受了调查,要跟64个国家和城市的学生一比高低。为了拿到更直观和准确的数据,学生们被分为四类:基本、中水平、高水平,优等,进行考察。

先来围观,这份调查是从那些方面着手的?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以试卷评估学生这些方面:(其实就是参加考试)

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应用能力;

推理能力。

另外还有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等等。

考试的内容在这里~

看成绩~~以中二学生的成绩为例

科学方面,新加坡分。第二名是日本,分,前后相差26分,差距还是不小,第三名是中国台北分。

点击看大图

数学方面,新加坡分,第二名韩国分;第三名中国台北分;第四名中国香港分;第五名日本分。

点击看大图

新加坡人的数理能力,到底强不强,我们听听在籍学生、 数学补习老师、家有才女的、中国留学生,各方的意见~~

新加坡的 数学补习老师,孙老师,在中国和新加坡分别有19年和8年的教学经验,教过中国的高中和大学,也在新加坡教过Olevel、PSLE考生,涉猎高等数学,并编写OLevel数学中英文教材,主要适用中国留学生,被私立学校广泛使用。

这样的排名可以理解。毕竟本地的孩子和家长都非常努力,想不拿 都难。

1)本地数学题的特点:不出偏怪题,会让那些努力但不聪明的孩子,也有能力取得好成绩,不会失去学习兴趣。

2)新加坡的数学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其他国家难。尤其是小五小六的数学wordproblems(相当于中国的应用题),比中国更难,因为不能用方程解,本地学生从小二就开始画model。只有那些很聪明的孩子才能应付。(这句话真是说到了编辑部某位学妈的心坎里,回想当年陪娃儿读书,明明可以方程解,设个X,一元一次方程,不是很容易搞定吗,硬要从头学起画model,真是郁闷死了),所以本地有不少小五小六学生,会补习数学。毕竟从小五到高中毕业的A水准,要想拿A的话,还是挺有难度的。

传说中的Model,你看得懂吗?

3)至于中学数学,要比中国学得广,但没有中国深。本地更注重解题过程。数学的应用性也比中国强。它的O水准数学考试题目,时间比中国的中考长,难度比中国的也要大些。大概做个比较的话,本地的O水准高等数学一科,相当于中国高三的数学了(编者按:相对于中国高考考三天大概五六门,新加坡的O水准可是要考至少一个月的,而且像数学,也分好多子科目,单看所有科目的编号都是4位数的,就知道名堂特别多。

今年O水准数学考试的部分列表

4)本地的A水平数学题目,像写论文。所以学生的推理能力必须很强,才能解答。

5)相比中国的数学注重计算,速度以及一题多解,所以中国孩子的基础非常好。如果在中国有经过4年的小学数学训练,再来新加坡的话,基本就不要补习了。尤其那些在中国学霸级的学生来新后,一定还是学霸。

新加坡眼一个小编亲身经历

我是从新加坡的中二读起的,因为有国内的背景,感觉数学非常容易,上课不听讲都可以拿全班 。但这种吃老本的套路,越到后面就越行不通。

说另一个例子吧,中四的时候,我偶然在班里带起一股五子棋风,只要一有空,大家就掏出小本画格子下棋。一个新加坡男同学天天缠着我下棋(不是因为喜欢我),因为他一直想赢我。我下五子棋全靠感觉,说扯一点就是有点“空间思维”的感觉,套路比较多。这个男同学学得很快,一个星期过后,他就能破解我的套路了,推理、计算能力(算不算啊?)真的比我想象中厉害多了。

新加坡本地人(家有高材生女儿)分享看法

1)数学不是算数,算数用计算器就行,重点应该也必须是思维。(这点real重要!编辑部继续开启吐槽模式----另一个小编小时候最厉害算24点,以至于留下后遗症,在路上看到一辆车的车牌,都要不自觉算一算的那种,可是到头来成了啥?天天趴电脑前码字成了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xcyfilter.com/zyfz/4460.html